“ 内容摘要: 杜鹃花非常的鲜艳夺目,娇滴富贵,有这种花的人不是很多,可以说是比较罕见。 ”
一、羊毛杜鹃的病虫害防治
1-褐斑病
该病可能会导致羊毛杜鹃提前落叶以及枯萎发黄,从而导致其观赏性和价值的下降。该病从植株的最下部开始发病,然后危及叶片。发病初期会产生不少红褐色斑点,之后演变成偏圆型,最后再变成黑褐色的多角斑。一般多在四五月份发病,直至十二月才开始减少症状。不过若是在温暖的室温下培养的杜鹃,全年都有可能会发生该病。此病在雨季尤其严重,下完雨后,只要进入黑夜时叶片仍有部分留下来的水,都有可能会导致该病症的发生。在人工栽培时可以尽量选择抗性较强的植株进行栽培,或者在冬、春的时候,注意及时清理积水和病叶。
2-黄化病
产生该病的主要原因是羊毛杜鹃缺少铁元素,这也是杜鹃的常见病。在植株产生这种症状时,植株的叶片会变白以及变薄,之后随着病情一步步的加重,可能会导致叶片的变黄或者枯死。我们如果想防治这种病症,在最开始时就需要选择用山泥为栽培的基质的酸性土壤进行栽植。在浇水的时候,我们需要忌用过碱的水,最好使用正常的雨水。如果不慎发病,我们可以用黑矾水对其灌溉,每当叶子变皱时再次使用,循环往复,直至它恢复正常。
3-茎基腐病
产生该病的主要原因是在其苗期时,工人反复利用的栽培基质之后产生了病原菌或是因为基质的PH值过高,又或者是因为移栽杜鹃时产生了伤口没有及时杀菌。从而影响植株的成长发育,导致其叶片脱落。预防此病的方法就是在移植杜鹃之前先对要用的基质进行消毒并调配其PH至5.0左右,并且在移植时注意不要让病菌从它的伤口入侵。
二、羊毛杜鹃的繁殖方式
扦插
这种方法在实际生活中还是比较常见的,也是比较实用的。这种方法去繁殖的话,一般都是在5到6月份的时候,剪取一些它比较健壮的半木质化的新的枝条,基本长度在5到8厘米左右就可以了,然后把它下部的叶片给剪除掉,留下顶叶两到三片作为插穗,插穗的基部一般最好用一些容易让它生根的药物,进行浸蘸的处理,这样子就会让它更容的生出根来。然后在把它插在比较疏松透气的土里,土不能碱性太强,这样花很容易死掉。除此之外,把温度最好控制在20到25度是最好的,还要对它进行是适当的遮阴并且经常的用喷雾喷水保湿,这样子能够更快的促进它萌发新的根出来,就使成活的几率也会更加的高。所以这种方法也是用的比较多的方法。
嫩枝繁殖
一般采用这种方式繁殖是用劈接把对于那些特别难以成活的比较宝贵的品种,都是先把它的比较细嫩的枝条剪掉三四厘米,然后将它的基部剪成楔形,所用的刀子最好锋利一点,这样子更好的用于劈接。然后还可以用毛鹃作为砧木,然后再用一些嫩的枝条去劈接。这种种的程序都完成了之后,就要把它放在比较阴凉的地方,防止被太阳晒到,不然的话就会让那个成活的几率变得非常的小,另外放置好了以后,在它的上面最好用一层薄膜给它捆绑起来,这样子可以很好的保持温度的恒定,起到保温的作用,然后在用塑料袋子将接穗和砧木一起套起来,这样做的话,可以很有效的保持它里面湿度的充足。让它更好的生根。
三、羊毛杜鹃的养殖方法
1.盆土
盆的话一般都是用瓦盆比较的合适,而且要用那些地下有洞的,这样子会让通气的效果比较的好。由于杜鹃花的根是比较浅的,生长起来也是非常的慢,所以可以选一些比较小的盆,这样子浇水的时候就不会浪费,也会更加有利于它的生长。盆子内的土应该选择一些质地比较疏松、排水性也比较良好的酸性土壤,在填充盆土的时候,应该注意在下面要用一些粗土,上面用一些比较细的土。
2.浇水要点
杜鹃花一般比较喜欢阴湿一点的地方,不能太干了。在开花的时候可以给它多浇一点水。到冬天的时候它已经进入休眠的时期,所以这时候需要的水不是很多,一般隔个4到5天操作一次就行了,而且浇水最好在晴暖天的中午前后浇。具体浇水的量要看盆子内土的干燥情况来定的。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使用下雨的时候接的水,或者河水、池塘水。如果是自来水的话,最好把水存上一两天,在进行使用,在生长的季节一般每一星期就要浇一次水。
3.肥料
杜鹃花比较的喜肥,一般都是用一些腐熟的鱼粉、蚕豆什么的经过腐烂之后在掺一些水进行浇灌,千万不能用人的尿粪。等到它的花蕾出来之前,每隔上10天左右就可以再给它施加一下稀薄的肥料,一共施加2到3次就行了,这样孩子可以促进老叶子慢慢的变绿,萌发出来新的根。花落了之后,为了使它更好的发出新枝长出新叶,就在5月到7月之间再给它施肥5到6次。如果连续下雨的话,可以施加一点干肥。还有在它生长快停止的时候,再施肥1到2次就行了。